西安欧亚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
(核准稿)
一、年度主题与战略重点
2020年是学校新十年战略的第二年。学校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价值观办学”理念和“质量!质量!质量!”总体战略为指导,围绕“国际化、应用型、课程体系重构与质量保障、学生发展、组织变革与战略人力资源”五大重点,全面推进质量内涵建设,以终为始,小步快走,在实现第二个“四四二”战略第一个阶段目标“部分重点学科专业国际化教育教学达到西安地区本科高校先进水平”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。2020年年度主题是:深入推进国际化2.0战略,全面提升课程质量。
二、重点工作与关键举措
(一)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
秉持“种树思维”,落实“咖啡模式”国际化发展规划,持续拓展国际化视野,深化国际标杆研究与合作,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、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,深入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。
1.建立健全国际化教育发展三级驱动体系。参照国际标杆和标准,搭建国际化发展三级驱动体系,学校加快国际化基础平台和制度环境建设,国际学院加快特色发展和学生高水平升学就业,各二级学院持续增加国际项目、国际学生及国际背景教师的数量和比例,部分重点专业开展国际认证。全球范围内拓展国际战略合作伙伴,深化本土对接,丰富国际人文与学术交流活动,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与文化氛围。
2.升级品牌传播体系,提升国际化品牌影响力。围绕价值观办学理念的文化内涵,细化欧亚文化管理体系,有效传播欧亚模式、欧亚文化。全面升级欧亚品牌定位,面向重点目标受众优化媒介渠道,完善品牌传播体系。强化教育教学质量、国际化等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生产与传播,争取国际排行榜排名,提升国际化品牌影响力。
(二)明确应用型发展定位
依据学校新十年战略重点,各二级学院完善、升级战略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推动高质量就业发展路径与专业培养模式相融合,实现整体就业质量稳步提升。
1.完善应用型内涵与发展定位。依据行业、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,升级二级学院战略定位,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,注重学科发展、教育教学、管理支撑相融合。
2.稳步提升招生与就业质量。精准定位招生市场,持续优化生源结构,适度增加国际化学生招录比例,重新定义生源质量,研究逐步提升学费标准的方案。创新就业推荐模式,推动招生-教学-就业一体化,提升学生终身就业能力,力求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,本科一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上级主管单位验收标准。
3.提升应用型科研能力和企业服务水平。聚焦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,推动应用型科研创新发展和成果凝练,培育欧亚科研特色。完善产学合作项目制度环境,持续鼓励并支持高端产教融合平台建设,优化社会服务产品体系,打造基于研究院所和工作室的产学合作项目研发、运营和产品化新模式,兼顾人才培养贡献度、社会影响力与财务指标协调发展。
4.加强内部合作与创新,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。加强内部合作,与校内部门、二级学院合作开展信息化实践教学项目,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,放大产学研内涵价值。丰富信息化对外服务内容与方式,进一步扩大行业影响力。
(三)全员参与课程体系重构与质量保障
落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育教学理念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全面实施课程、教学、评价一体化改革。提倡“质量发展”的理念,制定人才培养全流程质量标准,逐步形成二级学院内部质量保证机制。
1.全面落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育教学理念。依据《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》,推动课程体系重构工作全面实施。建立健全课程小组承担学术项目、课程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等工作的运行机制,匹配各项政策支持,促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型。以课程小组为单位,全员学习、更新和普及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理念,达成对学生的有效培养。
2.逐步形成二级学院内部质量保证机制。加强质量管理研究和学习培训,培育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。围绕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全过程,逐步形成全流程质量标准,明确课程小组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与质量改进责任,常态化自主与外部结合的教学检查,逐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,以课程为核心,以数据为基础,全员参与、全过程管理的二级学院内部质量保证机制。制定学校内外部评估方案。
3.持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。加大各类教师引进力度,分类别、分重点实施教师队伍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。优化各分院学术专家团队的质量和结构,赋能课程负责人及新聘教师。重点推动课程体系重构改革下的基层组织建设,完善课程小组权责利等相关资源匹配,促进教学组织模式创新及课程质量提升。整合优化兼职教师管理与服务模式,提升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。
4.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助力教学质量提升。配合课程体系改革,搭建课程资源中心,让学生能够基于学业规划构建学习地图。延伸混合式学习平台功能覆盖,提升应用效果,探索教学场景对信息化与教学实施的融合作用。实施质量标准信息公开,优化数据系统平台,用数据支持教学质量监控,实现动态评价与反馈,持续提升精确度与监控效果。
5.加大质量建设投入。在保持学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,强化战略性预算管理和财务资源匹配,持续加大战略性人力资源投入,保障课程质量和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。
(四)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
依据学生发展的全新内涵,构建学生发展与成长路径模型,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。以学生当前状态为基础,发掘学生潜力,培养终身学习能力,促进学生生理、理性、社会与职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。
1.有效落实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育人机制。搭建学生发展观测体系,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,深化学生发展研究。加强特色社区建设,优化学生组织运行模式,提高社区、社团活动与通识、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,延展学生成长空间,提升协同育人效果。
2.构建学生高质量就业支持体系。以促进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导向,明确各专业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目标。关注产业发展,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(PRM)制度体系,创新就业推荐模式、社会服务运营模式,打造校企价值共同体,充分利用服务企业和学生就业反馈信息优化教学过程。强调与学生特点和实际相匹配,明确各专业高质量就业的阶段目标及实现路径,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专业就业品牌。
3.加强校友服务。各分院完善校友数据库建设,结合不同层次校友需求,有针对性拓展校友服务及活动,提升校友参与度和满意度。加强校友工作研究、校友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,加大对地区行业校友分会服务力度,为招生办、职业发展与企业合作部提供工作支持。扩展基金会筹资渠道,培养在校生捐赠意识,搭建覆盖筹资、使用、监督、评价及公示全流程的信息化运营体系。
(五)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建设与组织再造
优化全校人力资源数量、结构与能力模型,加大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力度,匹配各层次战略发展需要。以教师为本,发挥课程小组在课程体系重构中的主力作用,切实提高教师福利保障水平。
1.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。基于战略发展需要,优化全校人力资源数量、结构与能力模型,加强人力资源配置。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策略,完善学术、管理序列人才库,形成满足战略发展需要的教学和管理人才梯队。以人为本,关心员工福祉,切实提高教职员工福利保障水平。建立明确的人力资源退出管理机制,持续提高员工队伍质量。完善各部门的知识管理体系,激励员工知识创新,培育知识共享文化,推动组织知识累积和价值创造。
2.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。注重行动反思战略规划模式的实践应用,完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,形成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。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与授权管理体制,健全行政支持服务学术发展的工作机制。推动校院两级委员会运行,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效率和效果,充分发挥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。基于质量发展和全员质量责任理念,全面优化制度、流程、岗位职责,制定各类业务标准化工作手册,确保基础性工作质量一次性达到标准。
3.优化财务保障。丰富资金来源,保障建设性支出,持续改善师生校园环境体验,加大行业领先优势。探索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加快学校内控制度实施,强化审计结果运用。
4.创新党务、工会工作模式。创新党务、工会工作方式及组织运行模式,推进学校党务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,推进学校战略发展并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规范要求。
5.关注用户体验,提升信息化应用效果。优化管理类、服务类信息化应用,解决师生教学、学习、生活和办公的具体问题。推动数据治理实施,完善数据标准体系,数据应用以管理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变,实现数据业务场景化。
6.升级后勤服务质量。进一步优化校园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品质,持续提高后勤劳动生产率和运行效率,构建校园生活质量保障体系。确保校园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改善项目落地,加强全过程运行管理。通过社会化合作,探索建立校园资产运营新模式。